叶方平,男,汉族,1989年10月生,中共党员,威廉希尔体育机械基础系教师,湖北省“楚天学子”。他秉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信念,积极投身于教学、竞赛指导、科学研究等工作中。
作为一线教师,他始终坚守初心、锤炼师魂,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与科研中,所授课程学生满意度高,质量评价结果多次排名学院前10%,获评课程教学“百优教师”。2023年参加第二届中国高校机器人实验教学创新大赛荣获全国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荣获国赛级奖项10余次,其中2022年指导学生参加第五届中国高校机器人创意大赛荣获全国特等奖一项(全国仅12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纵向项目3项,军工横向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高水平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19篇,通讯作者11篇。
教育科研路上的卓越追光者
——记威廉希尔体育威廉希尔体育教师叶方平
在教学与科研的征途上,他以爱为光,照亮学子前行之路;以志为帆,勇闯学术创新海洋。叶方平老师秉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念,在教学、竞赛、科研中深耕不辍,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教育篇章,铸就非凡成就。
——题记
爱岗敬业,精研教学育桃李
叶方平投身机械工程教育事业已有六个年头,在这期间,他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承担着多门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涵盖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等。他深知教学工作对于学生成长的深远意义,每一堂课都承载着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未来的期许,因此,他对待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备课阶段,叶方平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严谨态度。他深入钻研教材,广泛查阅国内外最新的学术资料和行业动态,将前沿的理论和实际案例融入教学内容。为了设计出一份完美的教案,他常常花费大量时间,反复琢磨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方式、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衔接,力求做到逻辑清晰、重点突出、深入浅出。比如在准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时,他会收集大量实际生活中的机械设计案例,从常见的汽车发动机结构到精密的医疗器械设计,通过这些生动的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设计原理。
在课堂上,叶方平以知识传授为基石,更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他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发表自己的见解,营造了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面对学生的疑问,他总是耐心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概念。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的课堂充满了活力,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畅游在知识的海洋,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辛勤的付出换来了丰硕的回报。叶方平所授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学生满意度极高。在2021-2022、2022-2023学年,连续在学院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中排名前10%,获评“百优教师”。这一成绩不仅是对他教学能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学生们对他教学工作的最好肯定。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优秀教师,成为学生们心中的榜样和引路人。
除了日常教学,叶方平还肩负着指导毕业生论文和生产实习的任务。在论文指导过程中,他从选题开始就给予学生细致的指导,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知识,选择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在材料收集阶段,他帮助学生筛选有价值的资料,教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文献调研。从初稿到定稿,他认真审阅每一份论文,逐字逐句地批改,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近几年有三篇毕业论文被评为校优秀论文,他也因此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在实习指导方面,他积极联系实习单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在实习过程中,他定期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实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引领竞赛,助力学生展锋芒
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一直受到叶方平的高度重视。每年,他都会积极组织并全身心投入到学生竞赛的指导工作中,为学生们搭建通往成功的桥梁。
在竞赛指导过程中,叶方平扮演着多重角色,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创新的引导者和团队协作的组织者。从竞赛选题开始,他就鼓励学生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关注行业前沿和社会需求,挖掘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课题。在方案设计阶段,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建议,帮助学生优化设计方案。在技术实现过程中,他与学生们一起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手把手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叶方平深知团队协作在竞赛中的重要性,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引导学生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竞赛任务。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学生们在各类机械工程相关竞赛中屡获佳绩。2023年,他亲自参加第二届中国高校机器人实验教学创新大赛。在比赛中,他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和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充分展示了自己在机器人实验教学方面的创新理念和实践成果。经过激烈的角逐,他最终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一等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叶方平指导的学生在各类竞赛中更是成绩斐然,荣获国赛级奖项10余次。其中,2022年指导学生参加第五届中国高校机器人创意大赛堪称经典。在备赛过程中,他与学生们一起日夜奋战,不断优化机器人的设计方案和性能。比赛现场,学生团队凭借出色的表现,在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特等奖1项(全国仅12项)。这一优异成绩的背后,凝聚着叶老师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这些竞赛经历不仅让学生们在专业技能上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许多学生在毕业后凭借在竞赛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扎实的技能,顺利保研进入重庆大学、中南大学、东华大学等知名高校继续深造,还有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叶方平指导竞赛的卓越成效。
深耕科研,服务社会展担当
科研是推动学科发展、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叶方平在专注教学与竞赛指导的同时,也在科研领域不断深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叶方平主持或参与了3项省部级纵向项目,这些项目聚焦于机械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旨在解决行业内的核心科学问题。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带领团队成员深入开展研究。面对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他从不退缩,而是带领团队成员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进行反复的实验和论证。例如,在某省部级项目中,研究涉及到复杂的机械传动系统优化问题,他通过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结合先进的仿真技术,经过无数次的模拟和改进,最终成功提出了一套优化方案,有效提高了传动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科研成果方面,叶方平同样成绩卓著。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30余篇高水平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9篇,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11篇。这些论文涵盖了机械工程、流体力学、交通运输装备领域的多个研究方向,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观点和方法。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还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
值得一提的是,叶方平还主持了10余项军工横向项目。军工项目往往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和保密性,这对研究团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他凭借着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感,在这些项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深入了解军工行业的需求,将先进的机械工程技术应用于军工产品的研发和改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他的研究成果为国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叶方平在教学、竞赛指导和科研领域的卓越表现,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风采和担当。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谛,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默默奉献着。在未来的道路上,相信他将继续砥砺前行,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为教育科研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